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字級設定 :
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 (-)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
menu
移至主要內容區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
search
:::
回首頁
本局簡介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我的記事本
兒童版
English
全站搜尋
搜尋
熱門搜尋:
試算
、
年金
、
書表索取
公告資訊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歷史資料)
澄清專區
爭議訊息澄清
爭議訊息澄清(歷史資料)
統計資料
統計提要
統計月報
統計年報
性別統計專區
開辦起勞工保險歷年資料
職業災害統計資料
勞保老年年金年度統計資料
發布時間表
每月精選統計圖表
重大政策
災害事件專區
災區公告專區
0823熱帶低壓水災事件專區
瑪莉亞風災事件專區
0206花蓮震災事件專區
尼莎暨海棠風災事件專區
梅姬風災事件專區
莫蘭蒂風災事件專區
尼伯特風災事件專區
勞保局行事曆
政府資訊公開
施政計畫
個案計畫評核結果
研究報告
預算、決算書、會計月報及會計制度
出國及赴大陸地區計畫執行情形表
行政指導有關文書
請願結果
採購契約
支付之補助
出國報告
勞保局政策宣導廣告動支情形
國家賠償統計
勞保局保有及管理個人資料
內部控制聲明書
勞保局行動服務發展現況
為民服務規定與措施
重要社會發展計畫
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公共設施維護管理情形
招標資訊
招標資訊
歷史招標資訊
違反勞工退休金條例公布專區
違反勞工退休金條例加徵滯納金之事業單位及事業主名單
違反勞工退休金條例處以罰鍰之事業單位及事業主名單
線上申辦
e化服務系統(需登入)
功能簡介及洽詢電話
個人申報及查詢
投保單位申報及查詢
災保法特別加保申報專區
申報及查詢
操作指引
特別加保投保薪資分級表
保險費/勞工退休金查詢及補單
國民年金保險費補單及繳費證明申請
網路繳費
勞(就、職)保保險費網路繳費
勞工退休金網路繳費
國民年金保險費網路繳費
e化服務系統教學影片
便民服務
書表下載專區
勞工保險相關書表
就業保險相關書表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相關書表
勞工退休金相關書表
工資墊償相關書表
國民年金相關書表
農民保險相關書表
農民退休儲金相關書表
老農津貼相關書表
產檢假薪資補助相關書表
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相關書表
保險爭議事項審議申請書
其他
簡易試算
勞保、就保、職保個人保險費試算
職漁單位及個人欠費試算
勞保、就保、職保給付及津貼補助金額試算
墊償基金提繳費試算
勞工退休金月退休金試算
國民年金給付金額試算
農保給付金額試算
老農津貼排富(土地房屋)試算
老農津貼國內居住未超過183天試算
農民退休儲金試算
常見問答
熱門問答
勞工保險
就業保險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勞工退休金
工資墊償
國民年金
農民保險
農民退休儲金
老農津貼
與檢舉案相關的熱門問答
法令規章
勞工保險
就業保險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工資墊償
農民保險
農民退休儲金
老農津貼
勞工退休金
國民年金
其他法規
個人資料查詢管道
勞動保障卡
郵政金融卡
自然人憑證
健保卡卡號+設籍戶口名簿戶號
臨櫃查詢
行動服務APP
網路預約取件
服務電話
雙語詞彙
行動服務APP
新制勞工退休基金最近月份收益率
業務專區
勞工保險
勞保簡介
承保業務
給付業務
保費業務
紓困貸款業務
職業工會、漁會補助業務
勞保年金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就業保險
就業保險簡介
承保業務
給付業務(含育嬰津貼)
保費業務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職保簡介
納保對象
給付保障
保費業務
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及健康追蹤檢查
宣導專區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其他機關相關連結
勞工退休金
勞退新制簡介
適用對象
申報作業
繳納作業
請領作業
個人專戶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墊償制度
墊償制度簡介
提繳業務
墊償業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國民年金
國民年金簡介
納保計費
保費繳納/年資
各項給付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農民保險
農保簡介
承保業務
給付業務
保費業務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農民退休儲金
農民退休儲金簡介
適用對象
申報作業
繳納作業
請領作業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老農津貼
老農津貼簡介
申請業務
排富試算
183天試算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建構友善生養職場-薪資補助
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
產檢假薪資補助
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
分眾導覽
工作加保及提繳勞退
寶貝誕生
傷病失能
遭遇職災
失業期間
迎向退休
不幸身故
參加農保(農職保)及提繳農退
參加國保
交流園地
業務說明會報名及簡報
年度業務說明會
新投保單位及投保單位新承辦人業務說明會
校園深耕說明會
簡報及相關資料
勞保局資訊站
109年度
108年度
107年度
106年度
105年度
104年度
103年度
宣導專區
出版品
影音資料庫
文宣品
懶人包
電子報
FB粉絲團
農保長輩圖
小花葵部落格
廉政服務專區
廉政法規
廉政資訊
行政透明
利益衝突迴避專區
財產申報專區
廉政服務管道
相關連結
意見信箱
意見填寫
處理進度查詢
信件驗證
重寄確認信
陳情案件查詢專區
意見信箱案件處理進度查詢
掛號郵寄案件處理進度查詢
臨櫃案件處理進度查詢
性別平等專區
行政院性別平等會
勞動部官網「性別平等專區」
性別統計專區
民眾向行政機關引用CEDAW指引及案例
辦事處專區
各地辦事處地址電話
服務事項
櫃台服務
電話服務
辦理業務說明會
網路預約取件
臨櫃叫號進度查詢
基隆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臺北市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新北市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桃園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新竹市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新竹縣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苗栗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臺中市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臺中市第二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南投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彰化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雲林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嘉義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臺南市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臺南市第二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高雄市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高雄市第二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屏東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宜蘭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花蓮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臺東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澎湖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金門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馬祖辦事處
服務資訊
組織編制與歷史沿革
環境設施
業務簡介
相關連結及下載
分享園地
相關連結
政府相關網站
我的e政府
勞動部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
全民勞教e網
台灣就業通
各縣市勞工行政主管機關
勞動部勞動及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
衛生福利部社會保險司
衛生福利部國民年金監理會
行政院公報資訊網
政府電子採購網
人權大步走網站/兩公約宣導專區
外國人在臺生活諮詢專區
法務部廉政署
反毒大本營
防疫大作戰
外部宣傳連結
電子文宣
外部網站
:::
首頁
業務專區
墊償制度
墊償業務
跳過此子選單列請按[Enter],繼續則按[Tab]
分享
facebook
line
plurk
twitter
列印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業務專區
勞工保險
勞保簡介
承保業務
給付業務
保費業務
紓困貸款業務
職業工會、漁會補助業務
勞保年金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就業保險
就業保險簡介
承保業務
給付業務(含育嬰津貼)
保費業務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勞工職業災害保險
職保簡介
納保對象
給付保障
保費業務
預防職業病健康檢查及健康追蹤檢查
宣導專區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其他機關相關連結
勞工退休金
勞退新制簡介
適用對象
申報作業
繳納作業
請領作業
個人專戶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墊償制度
墊償制度簡介
提繳業務
墊償業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國民年金
國民年金簡介
納保計費
保費繳納/年資
各項給付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農民保險
農保簡介
承保業務
給付業務
保費業務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農民退休儲金
農民退休儲金簡介
適用對象
申報作業
繳納作業
請領作業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老農津貼
老農津貼簡介
申請業務
排富試算
183天試算
宣導資料
法令規章
常見問答
書表下載
建構友善生養職場-薪資補助
育嬰留職停薪薪資補助
產檢假薪資補助
陪產檢及陪產假薪資補助
墊償業務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申請須知
一、 申請墊償要件
(一) 事業單位因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而積欠勞工工資、勞基法之退休金、資遣費或勞工退休金條例之資遣費(以下簡稱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經勞工請求未獲清償者。(事業單位若僅是停工狀態,尚有復工之可能,與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有別,其勞工尚不得申請墊償。)
(二) 事業單位必須已提繳積欠工資墊償基金。雇主欠繳本基金,嗣後已補提繳者,勞工亦得申請墊償。
二、 申請墊償範圍:
(一) 範圍: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範圍為事業單位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時,所積欠之下列債權:
雇主於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前6個月內本於勞動契約所積欠之工資。
雇主未依勞基法給付之退休金、資遣費或未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給付之資遣費,合計數額以6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二) 對象:勞基法第2條第1款所謂勞工,係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方可申請墊償。事業單位的負責人或與事業單位具委任關係的人,及承攬契約與訓練契約人員均不可申請墊償。
例:公司之法定代理人或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監察人因與事業單位具委任關係,不是勞基法第2條第1款所稱的勞工,均不可申請墊償。
符合上開規定之非本國籍勞工,其如何申請、申請條件與範圍與本國勞工相同。
(三) 金額:
雇主於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前6個月內本於勞動契約所積欠之工資:
勞基法第2條第3款所謂工資的定義係勞工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不符合工資定義的項目,則不屬墊償基金墊償範圍,不予墊償。而墊償金額係按實際工資金額墊償。
所謂因工作而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均屬之。而勞基法施行細則第10條所列舉的各款給與,則非屬墊償範圍。又「預告工資」及「因契約終止而應休未休之特別休假工資」係因勞動契約之終止,雇主依勞基法第16條第3項及第38條第4項規定應發給之工資,乃屬勞動契約終止後雇主附隨義務,與前開規定「雇主於歇業、清算或宣告破產前6個月內本於勞動契約所積欠之工資」之範圍不符,故非屬墊償範圍。
雇主未依勞基法給付之退休金、資遣費或未依勞工退休金條例給付之資遣費,合計數額以6個月平均工資為限:
退休金:
勞基法第55條勞工退休金之給與標準規定,按其工作年資,每滿1年給與2個基數。但超過15 年之工作年資,每滿1年給與1個基數,最高總數以45個基數為限。未滿半年者以半年計;滿半年者以1 年計。另依同法第54條第1項第2款規定,強制退休之勞工,其身心障礙係因執行職務所致者,依前款規定加給20%。所謂退休金基數之標準,係指核准退休時1個月平均工資。
資遣費:
舊制:勞基法第17條規定,雇主終止勞動契約者應依規定發給勞工資遣費,其中在同一雇主之事業單位繼續工作,每滿1 年發給相當於1個月平均工資之資遣費;依前款計算之剩餘月數,或工作未滿1年者,以比例計給之。未滿1個月者以1個月計。
新制: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規定,適用本條例後之工作年資,於勞動契約依勞基法第11條、第13條但書、第14條及第20條或職業災害勞工保護法第23條、第24條規定終止時,其資遣費由雇主按其工作年資,每滿1年發給1/2個月之平均工資,未滿1年者,以比例計給;最高以發給6個月平均工資為限,不適用勞基法第17條之規定。
三、 申請墊償應檢附之文件及證明:
(一)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申請及切結書1份(同一雇主之勞工應一次共同申請之,但情況特殊者,不在此限)。
(二)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名冊1份。
(三)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收據(每位申請人1張,並浮貼存摺封面影本及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四)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勞工代表委託書及附冊1份(各委託人本人簽名蓋章)。
(五) 歇業證明:
事業單位或事業單位之分支機構已註銷、撤銷或廢止工廠、商業或營利事業登記,經主管機關開具之證明。
事業單位或事業單位分支機構已終止生產、營業、倒閉、解散,經事業單位或事業單位之分支機構所在地縣市政府勞工行政主管機關依歇業事實認定之證明。以上所稱分支機構,係指人事、財務均獨立,且依法登記在案者。
(六) 債權證明:
雇主、清算人或破產管理人出面簽署債權(包括須至本局接受訪談,並與本局共同至調解委員會完成調解程序):
由雇主親自出面簽署債權:事業單位已清算或宣告破產者,由清算人或破產管理人出面簽署債權,另需檢附向清算人或破產管理人申報債權之證明。
雇主委託第三人簽署債權:出具由雇主、受任人親自簽章並經公證程序之委任狀。
雇主無法出面確認債權:
勞資爭議經調解成立或仲裁者,向法院聲請准許強制執行之裁定暨確定證明書正本1份。
向法院聲請支付命令(或民事判決),並取得支付命令(或民事判決)暨確定證明書正本1份。
民事執行事件經強制執行無結果,由執行法院發給債權人收執之債權憑證正本1份。
(七) 工資:積欠工資前3個月以上及積欠工資期間之薪資帳冊(薪資明細表、薪資總冊、薪資條)、勞工個人銀行或郵局薪資轉帳存款簿內頁影本、薪資現金收訖證明或公司薪資轉帳明細表等。
(八) 退休金或資遣費:平均工資之證明(例如離職日前6個月期間之薪資明細表、薪資總冊、薪資條或薪資轉帳存款簿內頁影本)及工作年資、到離職之證明(勞動契約、服務或離職證明書)、符合勞基法退休或資遣規定之證明等。
四、 申請墊償的相關規定:
(一) 同一事業單位的勞工請求墊償,應以一次共同申請為原則,勞工應共同推派勞工代表1人,代表申請。
(二) 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申請書」、「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名冊」、「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收據」、「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切結書」、「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勞工代表委託書」及「積欠工資墊償基金墊償勞工代表委託書附冊」等空白書表,可向勞保局或事業單位所在地的縣市政府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索取,或至本網站(積欠工資墊償/書表及範例/墊償類)直接下載,依式填具蓋章。
(三) 勞工請求墊償,勞保局應自收件日起30日內核定。如需會同當地主管機關或勞動檢查機構調查該事業單位有關簿冊、憑證、勞工退休準備金專戶及其他相關文件後核辦者,得延長20日。
(四) 勞保局於墊償勞工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時,應依法代為扣繳所得稅。
(五) 勞工對勞保局之核定事項有異議時,應於接到核定通知之次日起30日內,繕具訴願書,經由勞保局向中央主管機關提起訴願。
(六) 墊償申請核定後,由勞保局直接轉帳匯款至申請人郵局或銀行帳戶,如勞工死亡時,依勞基法第59條第4款規定之遺屬順位領取,無遺屬者,撤銷其墊償,遺屬順位如下:配偶及子女父母祖父母孫子女兄弟姐妹。
五、 其他應注意事項:
(一) 勞保局、雇主或勞工代表為勞工辦理墊償手續,均不得收取任何費用。
(二) 勞保局依規定墊償勞工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後,在墊償金額範圍內,承受勞工對雇主之債權,並得向雇主、清算人或破產管理人請求於收到核定通知之翌日起7日內償還墊款,如未依限償還,將加計利息至清償日止。
(三) 當雇主無法清償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時,勞工應儘速請其出具無法清償之證明,俾於作為未獲清償之證明;並且應立即向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報備,以利主管機關瞭解並掌握事業單位之營運狀況,俾於未來開具事實歇業日期證明。
(四) 勞工向當地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報備或申請處理積欠工資、退休金、資遣費之爭議時,對於積欠事實、積欠期間、金額、名單、停工期間等應詳實告知,以利主管機關瞭解。
(五) 勞工平時應將工資給付之證明資料,如出勤紀錄、薪資袋、薪資明細表、扣繳憑單等妥善保存,於申請處理積欠工資、退休金、資遣費爭議及申請墊償時一併檢附,俾於實際積欠金額及期間發生疑問時,供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及勞保局作為墊償金額之參考。
(六) 事業單位已終止生產、營業或倒閉,惟未辦理歇業或解散登記,且有積欠勞工工資、資遣費或退休金等情事,經依勞資爭議處理法規定調解後,勞工得向地方主管機關請求核發歇業事實之證明文件。
(七) 勞工故意隱匿事實或拒絕、妨礙查詢,或為不實之舉證或證明文件者,不予墊償。
(八) 勞保局於勞工依規定請求墊償時,經查證仍未能確定積欠工資、退休金或資遣費金額及工作年資者,得依其勞工保險或就業保險投保薪資及投保年資認定後,予以墊償。
(九) 勞工朋友如有任何積欠工資墊償基金方面問題,歡迎隨時以書面或電話向勞保局洽詢。
電話:(02)23961266分機2921。
地址: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4號。
延伸閱讀
法令規章
最後更新日期:
2022-06-15
文字客服
TOP
BACK